经常有人会问,法官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要戴着羊毛卷的头套?是不是在高高的审判席上,不苟言笑敲击法槌?
很多人对法官的印象,还停留在港片里的情节。
但是,新时代的法官,在田间、在荒漠、在地头,在群众利益最深处,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名最小的客人--两岁的小女孩嘟嘟(化名)。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嘟嘟眼神无措,十分无助。
法官见状,担心人声嘈杂,会影响到嘟嘟的情绪,便从当事人手中抱起了嘟嘟:“嘟嘟不怕,阿姨带你参观参观!”
嘟嘟趴在法官的身上,显得特别安静。
原来,这是一位务工人员的小孩,小孩跟着父亲来寻求法官的帮助。
欠薪15万元
必须有个交代
“15万元的欠薪,追了1年多,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指着这个钱,给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今天,我们就是要拿到血汗钱!无论如何,得跟我们有个交代!”建筑工人们来到了派出所。
“大家不要着急,我们派出所成立了法官工作室,法官马上过来给大家解决问题!”派出所所长随即拨通了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法官的电话。
了解情况后,法官组织各方来到了调解室。
用工单位表示,对拖欠20名建筑工人劳务费的事实,予以认可,但是因为经营状况不佳,拖欠的劳务费,需宽限时日,才能解决。
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工人兄弟们表示,同意用工单位承诺的付款期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给农民工兄弟办事
就得“快”字当头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了解到,涉及的20名工人,来自不同地区,正值用工时节,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多浪费一天的时间,就让农民工兄弟少一天的收入;多来一次,就让农民工兄弟多花费一趟的车程费用。
当务之急,就是要快!
“叔叔,给您的裁定书!如果到期后,对方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您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谢谢姑娘。”李某收回了伸出的双手,将手上的汗在衣服上擦了擦,慎重地接过了法官递来的裁定,眼里充满感激。
不足2个小时,法官便对20名建筑工人所涉15万元劳务费,进行了材料审查、笔录制作,并依法作出司法确认裁定当场送达,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当好“护薪人”化解“烦心事”
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稳定的用工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人民法院,一手连着广大劳务者的切身利益,一手关系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劳动争议案件和劳动者的“薪事”息息相关,帮助职工群体维护权益,构建互利共赢的劳资关系,法官们初心不改……
“解纷不是终点,让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诉’才是最终目的。”法官如是说。
自第二师库尔勒垦区人民法院在辖区派出所设置法官工作室以来,累计为200余名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助推治理主体纠纷化解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向深入,切实把“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